365bet体育线上_beat365倍率_365bet官网中文网

发布时间:2023-01-03 09:35信息来源:365bet体育线上_beat365倍率_365bet官网中文网人民政府办公室文字大小:[    ] 背景色:       

365bet体育线上_beat365倍率_365bet官网中文网

365bet体育线上_beat365倍率_365bet官网中文网

政府工作报告

——20221227日在365bet体育线上_beat365倍率_365bet官网中文网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张志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淮南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奋力推进五大攻坚行动,加快打造三城三地,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企稳向好经历重大考验。全力应对三年来最为严重的疫情冲击,顶住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克服多年不遇的旱情影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稳经济促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口径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7%左右。

——五大攻坚行动取得重大进展。产业转型加速推进,六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30%,工业投资、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投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40%18%,寿县、凤台县入选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城市更新有序推进,八大提升行动成效明显,棚户区改造加快实施,北赵店片区改造纳入省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淮南成为全省唯一开发性金融支持基础设施整市推进试点市。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做法被农业农村部以正式文件向全国推广,水利建设获省政府激励表彰,大通区成功创建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寿县、凤台县被评为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生态修复统筹推进,环境改善成效明显,国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有序实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居全省首位。社会治理系统推进,在全省率先推行社区网格员专职化工作,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稳步开展,“E治理平台获中央政法委融媒公共服务三等奖,淮南法治元素亮相全国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建立“6+1”产业招商专班及重点招商项目月调度推进机制,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80个、总投资1190亿元,其中10-50亿元项目16个、50-100亿元项目5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总投资260亿元的航天锂电池、总投资106亿元的国晟异质结双碳产业园),实现了多年来百亿级重大工业项目的突破。抢抓政策窗口期,建立重大项目周调度等机制,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分别提升至全省第6位、第5位;特别是潘集电厂二期、平圩电厂四期、中煤新集毛集电厂3个支撑性电源项目从启动申报到获得核准仅用3个月时间,我市第一条自主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S16合周高速淮南段)比原计划提前4个月开工,总投资68亿元的中环中清光伏装备制造项目从开工到一期投产仅用100天,拼出了淮南项目建设的新速度

一年来,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抓实体稳增长,经济发展迸发新活力。坚决扛起稳增长责任。开展优环境、稳经济等活动,全市为企服务平台解决各类问题1.6万件,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3亿元,新增四上企业329家、市场主体4.1万户。积极向上争取,获得中央预算内和省级补助资金14.1亿元,争取地方政府债券80.1亿元,10个项目获得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市本级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量居全省第2位。二产扩量提质增效成果丰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设立24亿元产业投促基金和1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金,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336万平方米。坤泰集成式混合动力双电机等210个项目开工建设,睿欣产业园等238个项目加快推进,陕汽新能源重卡等73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9家、高新技术企业6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筑牢能源产业基本盘。强化能源保供,生产原煤5860万吨,发电700亿千瓦时。编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发展规划,谋划风光火储氢等重大项目106个、总投资1200亿元。潘集电厂一期竣工投产。丁集矿采煤沉陷区光伏电站、华润凤台风电场等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94.8万千瓦。三产锻长补短扎实推进。积极开展皖美消费 乐享淮南等系列活动,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1家、限上商贸单位120家。田家庵区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综合创新试点区。

(二)坚持抓改革促创新,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企业登记一网通办省级试点、灵活用工平台经济服务和监管省级试点落户淮南,最多跑一次事项时限压缩89.3%、居全省第一方阵。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为企优环境排名进入全省前列,城市信用排名居全国第30位。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推进,市交控集团、淮粮集团组建运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成立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市科创公共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全社会研发投入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位、第4位。市高新区在全省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中跃居第6位。推动市校企合作共建安理大高峰学科,出台支持安徽理工大学科技园发展政策十二条。实施淮聚万才行动,成功举办院士淮南行活动,柔性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20余名。煤矿瓦斯治理、深部煤炭开采耦合灾害防控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挂牌组建。中国电科八所光传输助力问天”“梦天实验舱发射。建成全省唯一大数据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获批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1个。新增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家,凤台县被评为省级科普示范县。以大交通促进大开放,合肥新桥机场S1线寿县段、凤毛快速通道等40个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实施,引江济淮一期通水试航。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持续推进,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启动建设。淮南海关正式开关运行,中国(安徽)自贸区淮南联动创新区正式揭牌,淮南非遗系列产品作为全省唯一人文交流展示项目亮相第五届上海进博会。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增长13.8%20.6%

(三)坚持抓投入促创建,城市面貌呈现新变化。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大力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基本建成安置房508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投用6963套,改造老旧小区169个,共惠及居民4.8万户。大力推进难安置、保交楼工作,解决9427户群众住房问题。持续完善公共配套,市文化艺术中心、奥体公园等历史遗留问题成功化解并投入使用,北师大淮南实验学校、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市中医院新院等项目加快推进,淮南卫校新校区、田家庵区童话乐园、花鸟虫鱼市场等项目建成投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战国楚王陵入选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寿县文化馆入选国家一级馆。市城区绿化覆盖率提升7.1个百分点,人民公园、龙湖公园等5个公园实现提档升级,新增街头游园10个、健身场地183个。打通惠利大道、淮陈路等11断头路,淮舜南路综合改造顺利完成。新增停车泊位2.45万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879个,新投用新能源公交车300辆,成功创建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高标准建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改造老旧排水管网80.9公里,完成9处城市内涝点整治,改造燃气管网137.2公里,实施电网改造项目220个、惠及居民6.6万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显着,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更加浓厚。拆除违法建筑3.8万平方米,整治建筑物外立面14.2万平方米,摊群点设置、架空线缆整治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1人当选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当选全国家庭教育先进个人,1人当选中国好人,安徽好人总数居全省前列。

(四)坚持抓巩固促振兴,农业农村实现新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财政投入涉农资金21.6亿元。两强一增行动深入实施,粮食总产321.3万吨,实现十九连丰,科技特派员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1%,新增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26个。凤台县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稳步推进,寿县获评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板桥镇清真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乡村建设行动有力有效,改造农村危房372户、农厕1.12万户,建成四好农村路”511公里,8.3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28个,八公山区林场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正峡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等10个重点水利项目加快推进,水利工程质量考核全省第2,西淝河泵站获全国水利优质工程最高奖(大禹奖)。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首届年会在淮成功举办。农村改革持续深化,组建安徽农管家农业科技服务公司,成立全国首家农业大托管人才智库,全程托管面积超180万亩,全年带动10万农户户均增收2600元,全国托管看安徽、安徽托管看淮南的改革品牌更加响亮。

(五)坚持抓治理促修复,生态环境取得新改善。财政投入生态环保资金14.8亿元,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扎实有效。PM_2.5平均浓度、臭氧浓度、优良天数比例改善幅度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1位、第1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居全省前列,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加强跨界河湖水污染联防联控,8个国考断面水质、5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深入实施自然保护地与沿淮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新增人工造林2.2万亩。春申湖等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加快实施,完成生态修复1.1万亩,搬迁入住6000人,我市采煤沉陷区治理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燃煤发电机组超净排放改造有序推进,全市单位GDP能耗降幅居全省前列。凤台县入选省级林业碳汇试点县。市高新区入选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试点片区。

(六)坚持抓安全促稳定,社会治理达到新水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精准开展疫情防控,加强药品和医疗物资保障,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平安淮南建设扎实推进,稳妥处置凤台农商行风险,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成效明显,扫黑除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刑事案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治安案件分别下降16.4%33.7%20.4%“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扎实有效,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3.5%10.5%,总量全省最少。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阶段性任务,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深入开展解民忧清积案防风险专项行动,进京访、去省访人次分别下降65.3%31.7%,多年来首次实现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活动期间信访零进京。谢家集区连续四年获省信访工作考核优秀单位,八公山区、寿县被推荐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区候选单位,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获评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大脑一期建成投用,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入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1个。市国防动员训练基地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国防动员指挥演练连续两年全省第1,实现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十连冠。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民防空、地震、气象、档案、地方志、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七)坚持抓实事惠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升。民生支出240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80%以上。启动实施创业淮南行动,发放创业贴息贷款6.5亿元,开发各类就业岗位1.3万个,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657人,3名工匠获评全国首批首席技师。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居全省前列。新增婴幼儿托位5388个,新改扩建中小学278所,幼儿园延时服务、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双减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完成9所中职学校资源整合。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成功创建安徽省卫生城市。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床位数占比全省第1,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数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17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国交叉互评综合得分居全省第1、全国前列。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保障标准持续提高,发放保障资金7.9亿元。十大暖民心行动、64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全部完成。整治提升城乡菜市场39个,15个口腔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在全省率先开展物业+养老服务试点,建成老年助餐食堂(助餐点)551个、老年学校689所,八公山区入选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创建区。广播电视、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工作、关心下一代、残疾人、红十字、邮政快递、志愿服务、援藏援疆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八)坚持抓效能转作风,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办理人大代表议案2件、建议1500余件、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14件。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政协委员提案268件。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调整充实市政府法律顾问团,涉及行政诉讼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强化府院、府检联动,依法依规解决涉地历史遗留问题18宗、企业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41项,志高动漫、日芯光伏等项目处置取得重要进展。审计监督、统计督察反馈问题加快整改,政务公开居全省前列。建立重点问题整改定期调度、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招商引资合同审查等10余项制度机制,政府工作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廉政勤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决策部署和市委要求,干部干事创业的状态越来越好、劲头越来越足、氛围越来越浓。

各位代表!一年来取得的成绩,的确十分不易。这是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人民团体,向驻淮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奋斗在防疫和发展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基层干部和志愿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淮南各项事业发展的上级各单位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市发展水平与区位资源优势还不匹配,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适应。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依然是我市最大的短板。新兴产业占比不高,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县区园区支撑力不强。龙头企业、高端企业缺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城市布局大而散,功能品质不优,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任务艰巨。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突出。绿色低碳转型压力较大,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任重道远。民生领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政府系统少数干部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争先进位劲头不足,为民为企服务的主动性不够,抓工作习惯大而化之,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对此,我们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二、2023年工作任务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中央部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能源革命,为我们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优化提升能源产业提供了难得机遇;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我们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平台数量较多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难得机遇;推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为我们发挥战略叠加优势、扩大开放合作、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难得机遇。省委对淮南提出一升一降和经济总量五年左右翻一番的总要求,寄予了我们加快晋级进位的更高期待。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了淮南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提速增效发力期、跨越发展窗口期的重大判断,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市发展主要目标和两个同步走的策略安排,增强了我们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的信心决心。我们已经看到,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奋进跨越的干劲更加饱满,淮南重拾历史荣光、开创美好未来之正在形成。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牢牢把握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日益凸显的区位交通、历史人文、产业基础、丰富资源、科教人才、发展空间等优势条件,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奋力在全省发展方阵中晋级进位、走在前列。

做好明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把稳经济促发展摆在各项工作首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坚持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重,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向稳向好,加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推动五大攻坚行动取得更大进展,各项工作在全省实现更大进位,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迈出更大步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贡献。

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建议明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粮食产量、碳排放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实现以上目标,我们要坚持抓主抓重、创先创优、善作善成,坚定不移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加快产业转型,在建设工业强市和强化县区支撑上聚焦发力。工业强,则淮南强;县区强,则全市强。必须树立大抓工业、大抓县区、大抓园区的鲜明导向,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更大成效。

加快壮大新兴产业。推进制造业扩量提质增效,六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推进芯视佳微显示器、英众智能电子产业园等60个项目建设;围绕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中安联合二期、年产60万吨铁基新材料等31个项目建设;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快推进蔚来电驱动二期和整车二期、创维商用车等40个项目建设;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推进国晟异质结双碳产业园、中车瑞达电机等50个项目建设;围绕生命健康产业,加快推进抗生素原料药、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等35个项目建设;围绕绿色食品产业,加快推进中电投主粮农场、稻香饮食文化产业园等60个项目建设。实施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战新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个三年倍增计划,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5家、战新企业70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小巨人企业4家,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加大企业上市推进力度,新增上市企业1家、首发上市在审企业1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22家。

加快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实施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发展规划。开工建设潘集电厂二期、平圩电厂四期、中煤新集毛集电厂项目,加快田集电厂三期、凤台电厂三期、洛河电厂四期等项目前期,积极争取杨村煤矿恢复建设。大力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不断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用好电厂富集资源,建立市企共建机制,规划实施开发区集中供热供汽工程。积极支持淮河能源集团开展煤层气综合利用。大力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凤台风光储基地、潘集风光储氢基地等项目建设,实施标准化厂房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全覆盖工程,新增新能源规模200万千瓦以上,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基地。推进500千伏潘集输变电、淮河能源电网侧储能电站、中电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建设,提升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加快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中环中清光伏装备制造、航天锂电池、赛纬锂电池新材料等15个项目建设。编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制氢、储氢产业化。充分发挥我市绿电资源在招商引资中的竞争优势,以资源换产业、引项目,谋划打造一批零碳产业示范园。

加快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赋能,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工程。筹建数字淮南公司,加强与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推动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展整体数字化转型,打造1个区域级、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淮河能源、中安联合申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编制大数据基地新三年规划,稳步推进安徽大数据交易中心、淮南软件园等项目建设,新开通5G基站1200个,大数据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制定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面向煤电化气产业链和制造业企业需求,积极培育壮大工业设计、检测检修、智慧管理、货运物流等服务业。加快省级灵活用工服务监管平台建设,吸引龙头企业来淮设立区域总部、运营中心、结算中心,培育15A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进人力资源及关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经济强县强区。着力实施省促进皖北振兴一县一策重点举措,支持寿县、凤台县加快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大力推动市辖区产业振兴,支持田家庵区发挥主城区优势,提升城市业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八公山区、谢家集区、大通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盘活工矿废弃地和城中村资源,加快新兴产业导入;支持潘集区依托煤电化产业资源,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实施城市更新,逐步理顺税收征管体制,大力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摆脱发展困境;支持毛集实验区推动焦岗湖景区提档升级,打造淮河流域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乡村振兴示范区。制定开发区一区一策扩量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真正把开发区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增强竞争力的主引擎。支持市经开区(大通工业园)扩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制造产业;支持市高新区(谢家集智造园区、田家庵现代产业园)重点发展大数据、新型显示、智能家电产业;支持潘集经开区(煤化工园区)重点发展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产业;支持寿县经开区(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寿蜀现代产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现代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支持凤台经开区重点发展光伏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配件、精细化工产业;支持毛集经开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绿色食品产业。完善赛马机制,改进考核办法,激励各县区、开发区在沪苏浙找标杆、在全省进前列。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开展全省百强民营企业培育行动,支持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发展,加快打造一批百亿级龙头、十亿级企业,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帮扶民营企业,健全大中小企业产业链配套产品采购对接机制。加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在更大范围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增强政策时效性和精准性。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实施创业淮南行动,积极支持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促进新的经济形态和模式不断涌现。民间投资增长15%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稳增长是明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自我加压、积极作为,力争取得更好结果。强化政策落实稳实体。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措施,用好我市支持产业发展“60等政策,开展千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强化政银企对接,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新增直接融资120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36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20%以上。支持建筑业企业提升资质、扩大市场,建筑业产值增长20%左右。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因时因地推动房地产市场有效提升,房地产投资增长13%。强化向上争取求突破。紧盯国家和省政策导向,精准谋划项目,建立万亿元项目储备库,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特别是在中央预算内和省级补助、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府专项债等方面,争取更多淮南项目纳入全省布局、进入全国盘子。强化多措并举扩消费。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扎实推进三产锻长补短,落实徽动消费行动,大力实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加快发展线上消费,支持城乡居民增加住房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促进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加快恢复。新增限上商贸单位13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组织实施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扎实开展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二)坚定不移厚植发展后劲,在扩大有效投资和提升交通能级上聚焦发力。坚持把抓招商、上项目、打基础、增后劲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持续增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动力。

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坚持重点招商项目月调度推进机制,以实绩为导向强化考核奖惩,提升协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竣工投产率。加强专班招商、驻外招商,优化布局、充实力量,精耕细作重点区域。加强以商招商,用好招商引荐人政策,发挥商协会作用,构建招商联合体。聚焦主导产业,加强产业链生态招商,建立龙头企业招商激励机制。加强基金招商,用好产业母基金,争取省产业基金更多参股淮南基金。加强标准化厂房招商,建成标准化厂房208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180家以上。紧抓央企战略性重组机遇,依托在淮央企深化与总部合作,吸引更多央企项目布局淮南。实施凤还巢计划,吸引更多淮南籍企业家回乡创业。支持本土企业二次创业,同等享受招商引资政策。全年引进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上、10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分别不少于200个、7个、3个。

打好项目建设组合拳。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强化市领导包保推进重大项目,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周调度、重点项目一月双调度、管行业必须管投资、投资赛马激励等机制,压实市直部门主管责任和县区园区主体责任。强化集中审批、跟踪保障、全程服务,推动前期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达产,加快形成更多投资量、实物量、价值量。亿元以上省重点项目新开工240个、续建330个、竣工90个以上。强化工业项目建设攻坚,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5%以上、30%以上、20%以上。

打好交通强市组合拳。开展交通建设大会战,加快提升淮南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区域能级。加快S16合周高速淮南段、S19淮桐高速淮南段建设,开工建设S63怀远至凤台高速、S10扬州至淮南高速。加快寿县至霍邱公路改扩建、毛集至颍上公路改扩建等13个国省干线、合肥新桥机场S1线寿县段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合淮市域铁路、合新六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力争谢家集通用机场开工。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加快江淮枢纽港、大通港口物流园、皖江物流综合码头等8个项目建设。编制铁路发展利用规划,盘活铁路专用线资源,推进接轨联网,充分发挥铁路资源优势。编制现代仓储物流基地规划,整合工矿用地、专业化仓储等资源,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着力壮大现代物流产业。

(三)坚定不移推进科教兴市,在强化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合作上聚焦发力。

加强教育强市建设。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完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大力提升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水平。加快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省级实验区建设,推进八公山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区。坚持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支持安理大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支持淮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打造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支持淮南联大、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申办职业教育本科,打造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加快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桥校区、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等项目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落实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和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引领行动,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加快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无研发活动和无研发中心两清零。充分发挥安理大科技创新优势,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快煤基固废新材料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统筹在淮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省企科技创新资源,提升与本地产业发展的协同度、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度。加强与中科大合作,推动鲲鹏计划在淮实施。深化与合肥科学岛创新合作,推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建设新能源先进制造中心,争创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大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12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0%。出台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意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

加强人才强市建设。深入开展淮聚万才行动,推动全市人才提质扩量。深化人才交流合作,引育各类人才2万人以上,新培育“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10家以上。发挥高校人才工作站作用,推动毕业实习、就业见习与留淮就业无缝衔接,让更多高校毕业生留淮就业。拓展365bet体育线上_beat365倍率_365bet官网中文网优才卡服务功能,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推进技工强市建设,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加快工业强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坚持以我为主、主动融入,推进与合肥规划衔接、产业对接,加快合淮同城化发展。发挥新桥片区桥头堡作用,加快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建设,推动产业协作、公共服务、园区建设一体发展。支持市高新区、市经开区围绕合肥重点产业加强协作,等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吸引力。深化与闵行区结对合作,加快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科创孵化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共引、人才共育、效益共享。支持县区园区深化对口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借势发展。新签约上海来淮投资项目数、资金额均增长15%以上。加快建设中国(安徽)自贸区淮南联动创新区,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深化国际友城合作,积极开展双边交流。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壮大工程,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增长15%以上、20%以上。

(四)坚定不移推进城市更新,在增强集聚活力和提升功能品质上聚焦发力。高水平编制完成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施城市更新十大工程,以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大提升促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突破。

大力推进城市集聚发展。坚持城市南向发展不动摇,以山南新区为主战场实施城市开发,抓好片区城市设计及单元规划编制,推动谢家集区、大通区与山南新区毗邻区联动发展,推进项目大建设、功能大配套、品质大提升。开工建设春申里商业街、汤洼大坝公园、双创人才公寓、文化发展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市中医院新院、春分中学、芙蓉苑等项目,建成北师大淮南实验学校、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高新区人民医院、香樟苑六期等项目,不断提升人口集聚度、城市宜居度、经济密集度。

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以田家庵区为重点的棚户区改造,紧抓姚家湾、新淮村等9个片区攻坚,一体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公共设施完善;统筹山南山北联动发展,推动老城区人口和功能有序向山南疏解。以春申湖片区为重点推进城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打造城市生态修复示范区、资源型城区转型样板区。全市改造棚户区(城中村)27070套、老旧小区29个,持续巩固改造成果,投入使用保障性租赁住房23608套。统筹解决难安置”“办证难问题。推进龙王沟等3条城市水系综合整治,改造更新城市排水管网21公里。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建成龙湖公园游乐园、天一菜市场、上郑菜市场等项目。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新建口袋公园、街头游园15个,打造一批席地而坐的城市客厅。

大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抓住开发性金融支持基础设施整市推进试点机遇,全年完成城建投资350亿元以上。开工建设和风西路等12条市政道路。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过山、过铁、过河通道问题,加快中兴路下穿工程进度,开工建设学院路下穿工程、东支一路,启动淮河大道北延跨淮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加大淮河岸线整治力度,打通淮河城市圈堤道路。建成山南水厂,推动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全覆盖。完成110千伏舜南输变电等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启动智慧燃气项目建设,实现老旧燃气管网应改尽改。

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精细化精致化管理,加快城市大脑项目建设运营,持续开展城市体检,谋划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沿街外立面、架空线缆等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打造一批示范道路、示范街区。科学统筹道路管网建设维修等市政工程,着力解决道路反复开挖问题。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持续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加强垃圾分类终端处置项目建设,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明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决战决胜之年,我们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勠力同心、全力以赴,以背水一战的决心,确保创建成功!

大力推进城旅文旅融合。完成战国楚王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启动遗址公园建设。完成江淮运河(淮南段)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加快江淮运河百里画廊建设。以整体意识谋划大八公山保护开发,提升八公山风景区、寿州古城保护利用水平。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建成非遗文化街区,积极开展非遗展演和非遗购物节活动。深度挖掘淮南的山水资源、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旅游推介,推动优质文创产品和旅游产品开发,努力提高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

(五)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建设农业强市上聚焦发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粮食安全两条底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进粮食稳产增效。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粮食播种面积79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310万吨以上,确保大豆、油菜种植面积只增不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24万亩,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万亩、补充耕地1万亩。全面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深化与省农垦集团战略合作。做实做强淮粮集团,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提高粮食仓储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大托管提质增效扩面,实施小田变大田”20万亩,开展200个整村托管试点,全程托管300万亩以上。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扎实推进两强一增行动,更好发挥农业科研机构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科技特派员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聚焦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等特色产业,量身定制政策措施,强化资源整合、文化植入、品牌推广,推进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引导工商资本发展乡村产业,新增家庭农场200家,新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6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打响淮畔粮品”“淮畔良品区域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55个。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三变改革村占比分别提高到16%83%

持续加强乡村建设。抓好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建设数字乡村。实施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行动,新增库容1万立方米。加快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健全运行管护机制。开工建设淮河峡涡段治理项目、瓦埠湖排涝站等重大水利工程。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完成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任务。加快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四好农村路”520公里。

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完成7353户改厕任务和3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27个,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开展一点三线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切实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六)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修复,在整治突出问题和推动绿色发展上聚焦发力。

以更大力度推进环境治理。持续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聚焦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推进PM_2.5和臭氧协同控制,巩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态势。推深做实河(湖)长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大入河排污口治理力度,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确保国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加强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压实企业和属地政府共同责任,高标准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面积1.1万亩,搬迁安置群众6000人,着力打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淮南样板。

以更实举措推进生态保护。深化林长制改革,实施森林质量提升行动、国省县乡干道绿化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完成人工造林1万亩、农田林网建设276公里,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30个,争创全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理顺舜耕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体制,完成八公山等6个自然保护地规划修编工作。

以更高站位推进双碳行动。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开展能源、工业等领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行动,推动省级以上园区全面实施循环化改造。加快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积极构建清洁运输体系,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七)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在加强风险防控和促进和谐稳定上聚焦发力。

着力防范疫情风险。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加强政策解读、舆论引导和科普宣传,加快推进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全方位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抓好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治工作,有效满足群众就医用药和生活需求,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着力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深化平安淮南建设,推进扫黑除恶、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开展三个狠抓专项行动,系统推进厂房仓库、大型综合体、城乡自建房等消防安全整治。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强化食品药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加强应急队伍、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应对突发事件、极端天气等应急联动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信访四加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解民忧清积案助基层信访帮扶工作。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大力推行网络化+网格化基层治理模式,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面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加强人民防空工作,强化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促进军民军地融合发展,全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发挥群团组织、行业协会作用,支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援藏援疆、外事侨务等工作。

(八)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在办好民生实事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聚焦发力。

扎实抓好最大民生。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搭建常态化就业供需平台,培育提升一批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的零工市场。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4.5万人次,发放创业贴息贷款3.5亿元以上,开发各类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推动青年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紧密对接。持续加强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支持和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扎实抓好普惠民生。持续巩固提升双减成果。促进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新改扩建学校190所。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规范民营医院发展。打造名医、名科、名院,引入上海、合肥等地优势医疗资源开展合作办医,争创国家、省区域医疗中心。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应急能力。深化国家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全民参保攻坚行动。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保障三重保障制度。加强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合法权益保护,推进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发展。组织实施《365bet体育线上_beat365倍率_365bet官网中文网爱国卫生条例》,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加大文化名镇保护力度。推动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再上新台阶。

扎实抓好兜底民生。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加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供养,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开工建设市精神卫生社会福利中心,创新社会福利保障区运营模式。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提高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启动失能老年人帮扶行动,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2000户,新增公办和普惠性托位5500个,确保老有颐养、幼有善育。

扎实开展暖民心行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动态调整暖民心行动,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开展徽菜师傅培训1300人次以上,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7万人次。建设市级口腔医院。新增停车泊位2万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00个,建成体育公园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健身步道34公里。整治提升城乡菜市场59个。切实提高老年食堂、老年学校(学习点)建设运营管理水平。

(九)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在激发内生动力和优化发展环境上聚焦发力。

强化全市一盘棋统筹发展。统筹国土空间开发,强化规划对发展的战略引领和管控约束。统筹有限资源,在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上优先向重大项目和民生领域倾斜。统筹新能源发展资源,科学配置建设指标,加大项目整合力度,科学布局上下游配套产业,切实将新能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统筹市辖区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多头建设、重复建设、闲置浪费。统筹在淮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省企资源,健全紧密对接交流机制,深化市校企共融发展,构建发展命运共同体。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坚持以土地资源配置改革为抓手,联动推进标准地改革提升、亩均论英雄改革突破、闲置低效用地清理攻坚。出台差异化的财政奖补、科技创新、政府采购、用能排污、土地使用税、金融支持等配套政策,让优质资源更好更快地配置到好企业、好项目上。实施批而未供、闲置用地、低效用地全域治理,出台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实施意见和低效用地整治攻坚行动方案,坚持一地一策,盘活利用闲置土地1570亩、低效工业用地2000亩以上、闲置厂房20万平方米。

深化财政金融领域改革。制定实施财政解困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实现经济走出低谷、财政走出困境。理顺市区两级财政责任,压实区级财政三保兜底责任,建立重大项目前期经费保障、土地报批周转金、重点产业项目扶持等机制,把有限的财力更多用于支持市辖区加快发展上来。重视培植税源,依法加强征管,扎实开展税源信息共享和税费协同共治试点工作。深入实施财政零基预算改革,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考核,推动财政资金整合和分配方式改革,做到花钱要问效、低效要压减、无效要问责。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管控政府债务风险。强化大财政理念,实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专项行动,盘活用好各类国有资产,切实增强统筹经营资金、资产、资源的能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市建发集团、产发集团、交控集团等做实做优做强,理清与各区、园区债权债务关系,形成存量资产与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着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提高市场化发展水平。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修订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考核办法、金融产品创新评选办法,提升金融机构、政策性担保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效率。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底线。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人人都是淮南形象的理念,推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大力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创业淮南蓬勃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打造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智慧政务新模式,优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让群众和市场主体办事更便捷。提升企业家大讲堂政重企事圆桌会、企业家周末下午茶等为企服务平台的实效性和品牌影响力。严格落实十做到”“十严禁要求,健全领导主动约访、部门联动会诊、明确责任处理、定期开展回访的常态化闭环式解决企业反映问题工作机制。大力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活动。坚持重点工程三级联动包保,建立投资审批数据部门间共享机制,推动投资审批权责一张清单、审批数据一体共享、审批事项一网通办。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买强卖、阻挠施工等违法犯罪行为。健全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考核评价办法,在全市形成项目建设比进度、比质量、比安全、比环保、比效益的浓厚氛围。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忠诚尽职、奋勇争先,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确保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安徽见行动的淮南实践落地落实,坚定不移当好市委决策的执行者、推动发展的落实者、改善民生的实践者,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着力打造奋发有为的政府。巩固深化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成果,强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切实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危机感,拉高标杆抓发展、点燃激情提效能、奋勇争先创一流,让干部敢为、基层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淮南成为一种风尚。强化攻坚克难责任,健全完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定期调度推进机制,勇于直面矛盾和困难,推动在发展中解决矛盾、在发展中破解难题。强化政府目标绩效管理,健全部门向上争取推进机制,真正让重实干勇争先成为政府工作的鲜明特质。一切力量都源自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与全市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拼在一起,共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和淮南美好未来。

着力打造能力过硬的政府。在思维方式、观念作风、专业水准、执行能力上,对标沪苏浙、主动抓提升,推动政府系统干部养成学习研究的习惯、谋划全局的习惯、系统设计的习惯、见贤思齐的习惯、深入实践的习惯、善于总结的习惯,切实提高经济管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经营城市、基层治理等能力,真正把想法变成做法,把看法变成办法。在狠抓落实中提升能力,有交必办、有办必果、有果必复,注重工作落实精准化精细化精致化,坚决克服大而化之,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着力打造法治诚信的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把依法行政晒在各方监督之下。加强府院、府检联动,深入开展违法行政行为整治,全面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以政府守法诚信赢得群众和市场主体的信任。

着力打造廉洁勤政的政府。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决不让发展在我这里影响、不让工作在我这里耽误、不让标准在我这里降低、不让形象在我这里受损、不让遗憾在我这里留下、不让腐败在我这里发生,以清廉勤奋护航淮南高质量发展。

各位代表!淮南凤凰涅盘、再现辉煌的步伐正在加快。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勇毅前行,为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而团结奋斗!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